导语
在数字金融领域,Web3 被视为新一代颠覆性的互联网基础设施。它不仅打破了传统金融 “复式记账” 体系的限制,更以全网透明、不可篡改和可编程性为核心特征,加速重构 AI 时代的金融体系。在 “2025 罗汉堂 – 北大国发院数字经济年会” 的现场,Hash Global 创始人沈康深入分享了 Web3 与 AI 技术的融合对金融行业的深远影响。他指出,稳定币监管的落地将推动链上金融迈向主流,迎来 Web3 的 “iPhone 时刻”。正如智能手机开启了人机交互的新时代,Web3 与 AI 将带来金融体系底层的交互革命,推动金融实现互联网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。
演讲嘉宾
沈康:毕业于复旦大学航天航空系,拥有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 MBA 学位,持有美国 CFA 资格。曾在 PIMCO、所罗门美邦、博时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担任要职。2019 年,他创立 Hash Global,专注于数字资产与 Web3 领域的投资与实践,推动构建更加繁荣的 Web3 生态。
以下是沈康的演讲原文:
大家下午好,很高兴今天能在罗汉堂年会现场和大家交流。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 “Web3 与 AI 共振:推动金融实现互联网化和数字化”。这个题目听起来可能有些拗口,不太直观。但我想表达的核心其实很简单,就是想跟大家讲清楚一件事:为什么说 Web3 支持的金融,才是真正互联网化和数字化的金融?只要这点讲明白了,我相信大家对 Web3 对金融和 AI 的意义会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从电子账本到数字账本:Web3 的金融革命
我相信大家对于 AI 的发展已经有很多关注,也比较了解,但对 Web3 可能还比较陌生。在介绍和回顾 Web3 的发展之前,我想先谈谈现有的传统银行金融体系。传统的金融体系其实是建立在复式记账的电子系统上,复式记账意味着每家机构都有自己的账本:银行和银行之间,银行和券商之间,银行下面的分支行之间是需要有大量的数据校验工作的,常常为了一个数字加班加点。那么这意味着构建在其上的资本市场本身也是割裂的。我们现有的银行金融体系其实是电子化的,而非真正的数字化。大家可以回想一下,我们在互联网上买东西时,其实用了 “两张网”。我在淘宝下单,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卖家;但背后的资金清算,是我所在银行,比如建设银行,与卖家银行,比如中国银行之间进行交易。我们完成一个互联网购买行为时,信息走的是互联网,资金走的是银行间的金融结算网。而 Web3 金融则完全不同。以比特币为例,除了解决价值储存的问题,它还带来了一个数字化的区块链账本。这个账本的特点是全网可见、不可篡改。用 Web3 的钱包购物,只需下载一个浏览器插件钱包,用美元稳定币、港元稳定币或者数字人民币支付,整个购物的完成不需要银行基础设施。点对点的交易处理速度甚至让你感觉不到,它真正实现了商业和金融的合二为一,在同一张网上完成,实现了金融互联网化,也实现了万物皆可资产化。理解了这点,大家就能更好地明白为什么 Web3 是未来金融的必然选择。
Web3: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
我认为 Web3 的发展有双重特点。一方面,作为 Web3 的前身,加密金融已经积累了大约 6 亿用户,这大致相当于 1999 年互联网用户的规模。所以,我们已经看到了像稳定币,像 DeFi 这样的支付性的金融应用;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的 Web3 本体,可能才处于 1994-1995 年的水平。我个人判断,Web3 的主流应用爆发还需要大约两年时间,因为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用户愿意或自然地使用 Web3 钱包来与互联网进行交互。但我相信,Web3 技术必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。它将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,因为全网统一的 ID 能够让数据摆脱孤岛,实现便利共享。它是真正适应 AI 生产力发展的唯一大规模底层协调网络。Web3 对商业的意义,就像比特币对金融 —— 底层数据账本技术的变化,一定会带来上层商业模式的变化。